一、先做外衣:围护结构与热桥治理
墙顶保温:老厂房建议加设 50–100mm 岩棉/挤塑保温层;
门窗:更换为 断桥铝+中空玻璃,减少昼夜温差下的冷凝;
冷桥断开:风管与钢构接触处做 冷桥垫,关键节点做 防凝露检测。
二、控住“漏风”:气密与压差管理
门斗与缓冲间:上线 双开联锁;
孔洞封堵:电缆与管道穿墙点用阻燃发泡与密封胶;
压差:关键区域保持 +5~15Pa,防止外界不洁空气倒灌。
三、风量二次平衡:让送回风说话
重新核算 送风量/新风量/回风量,末端采用 EC 风机 做 风量二次平衡;
依据 人员热湿、设备散热 调整风口布置,保证 温湿均匀度;
对于洁净区域,可增设 VAV/定风量阀。
四、控湿升级:梅雨季稳住生产
转轮除湿机 可在老厂房中 独立添置,与主机制冷解耦;
再热方式:优先 热回收再热,不足时补 电再热/热泵再热;
对于冬季过干的地区,设置 电极/蒸汽加湿器 并做 水质软化。
五、热源节能:变频与热回收并行
主机与水泵、冷却塔 全面变频;
安装 板式换热器 做 新风全热回收/排风余热回收;
以 地源/空气源热泵 替代电锅炉,综合 COP 提升显著。
六、让控制聪明起来:BMS 与策略
分区温湿度传感器+485 网关 接入 BMS;
采用 PID+基于负荷的自适应控制,将“过度除湿后再热”优化为“精准控制露点”;
建立 能耗看板:kWh/㎡、单位产品能耗、工况可追溯。
七、ROI 估算与项目周历(简要)
节能来源:变频节能(15–25%)、热回收(8–15%)、转轮控湿减少再热(10–20%)、围护与气密(5–10%);
投资回收期:通常 18–30 个月;若叠加 峰谷电价与节能补贴,可缩短至 12–20 个月。
项目周历:
第 1–2 周:现场勘测与测温测湿、风量复核;
第 3–4 周:方案冻结与设备下单;
第 5–8 周:围护与风管施工、设备并行;
第 9–10 周:系统联调与 72h 试运行;
第 11–12 周:验收与能耗基准线建立。
需要 分阶段实施/不停产改造 的项目模板,可在 www.9592089,com
预约工程师;
BMS 点位表/能耗看板示例 请前往 www.9593089,com
下载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