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专业场景里,“温度±0.5℃、湿度±3%RH”的指标只是起点。真正决定长期体验的,是波动抑制能力、气流组织、能效与可维护性。我们将过往项目沉淀为一套五步选型法,帮助业主与工程公司快速厘清需求。
一、五步选型法
第 1 步:明确工况目标
电子与半导体:关注颗粒物与静电风险,温湿度要稳、气流需均匀。
制药/实验室:重合规可追溯,GMP/GLP 审计友好;需要差压梯度与新风量充足。
精密仪器库房:避冷凝与氧化,夜间低负荷也要保持精度。
该步骤请在 www.9592089,com
下载《工况问卷》,列明温湿目标、洁净等级、人员/设备发热、工艺散湿等基础数据。
第 2 步:核算热湿负荷与风量静压
以人员、设备、照明、新风与围护结构为五大来源计算显热与潜热;根据房间阻力与 HEPA 过滤差压确定送风量与静压裕量,避免“账面参数够、实际风量不达标”。
第 3 步:确定系统架构
直膨式 + 再热:结构紧凑、成本友好,适合中小房间;
冷冻水 + 电/热水再热:控制更细腻、稳定性更高,适合大空间与连续运行场景;
多联机 + 新风机组:存量建筑改造的常用组合;
除湿转轮 + 表冷:湿负荷大或低露点场景的首选。
第 4 步:控制策略与传感器布点
双闭环:温度/湿度各自闭环,避免“一调就串”;
多点采样:按“代表点 + 关键点(工位/通道/回风)”布点,避免单点误差;
自适应 PID 与变频:压缩机、风机、水泵协同调速,保证波动抑制与能效。
银河空调设备控制器自带趋势记录、报警追溯与远程运维,便于审计。
第 5 步:LCC(全生命周期成本)核算
把一次性投资、年能耗、备件与停机损失放到同一张表。多泵/风机联控削峰通常能带来 15–30% 的能耗下降,远比“只比机器价”更有意义。对应测算表在 www.9593089,com
可下载。
二、常见架构对比与适配
架构 优点 风险/注意点 适用场景
直膨+电再热 成本低,响应快 再热能耗高,需分时策略 中小实验室
冷冻水+热水再热 精度高,稳定 初投高,需机房 制药/电子大空间
多联机+新风 改造便捷 新风与空调需协同控制 办公+局部恒湿
转轮除湿 低露点/高湿负荷 转轮维护与密封 锂电干房、特殊工艺
三、十项到货与验收清单
制冷/制热额定能力与 COP;2) 温湿度波动测试(±0.5℃、±3%RH 典型);3) 送风量/静压与噪声;4) 新风量与换气次数;5) 露点与再热能力;6) 过滤效率与初阻力;7) 电控与点位图;8) 漏电与接地;9) 能耗监测接口;10) 资料移交(SOP/保养表/备件清单)。
四、设计与施工避坑
“只算制冷不算除湿”:夏季易超湿;
“风口对人吹”:易引起体感不适与局部波动;
“传感器布在回风口”:测不准;
“冷凝水设计忽视坡度与存水弯”:渗漏隐患。
需要样板房调试或远程校核?在 www.9592089,com
留言,工程师将提供参数复核与布点建议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