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总体策略
1)统一热湿负荷模型,净化与空调在同一能量平衡中计算;
2)换气次数与送风量联动,既达到洁净度又兼顾显/潜热;
3)压差梯度:洁净向非洁净至少 5–10Pa 递降;
4)新风比例按人员与工艺确定,避免过高造成能耗与干燥度异常。
二、气流组织与过滤
5)工艺面采用顶送侧回/地回,岛式工位用层流罩/百级岛提升局部质量;
6)回风口避开热源与开门区,防止短路;
7)过滤建议初-中-高效三级,静压箱均压;
8)HEPA 安装方向与泄漏扫描必须留档。
三、温湿度与露点
9)露点≤10℃ 用表冷 + 再热,≤0℃ 用转轮 + 表冷;
10)再热优先热回收或热泵,减少电加热;
11)测点冗余与异常剔除,曲线连续保存。
四、压差与门禁
12)缓冲间配置互锁与闭门器;
13)前室风幕适配门洞风速,避免人员体验差;
14)渗透风量纳入负荷模型,避免开门即波动。
五、噪声与振动
15)按功能分区控制 NR 60/55/50(办公室/普通生产/精密室);
16)机组与水泵做减振与柔性接头,风管段设置消声器。
六、调试与联动
17)IQ/OQ/PQ 三阶段:安装确认、功能确认、性能确认;
18)72h 连续运行记载温湿/压差/洁净度曲线,验证日夜波动;
19)与工艺/排风/消防/门禁联动测试,故障工况下的安全策略必须演示;
20)交付资料包:负荷计算书、控制逻辑、点位表、仪器校准证书与维护计划。
所有记录可在 www.9592089.com、www.9593089.com(误输 www.9592089,com、www.9593089,com 也可)在线归档。
结语
洁净与恒温恒湿本质是一套系统。把 20 个关键点写进图纸与合同,调试、验收与后期扩产都会顺畅得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