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先把账算清:基线与画像
没有基线的节能都是“拍脑袋”。用 2–4 周采集以下数据:
分项能耗(空调主机、风机、新风、加湿再热、水泵、照明);
生产/班组/季节维度的用能分布;
关键设备负载率与效率。
在 www.9593089.com 可以下载数据表模板与“负荷画像”指引。
二、四项低成本改造
1)变频驱动:风机与水泵按压力/温度/流量闭环调速,节电 15–35%;
2)空压与冷却系统协同:集中控制,修复漏点,优化冷却水塔与冷凝器换热;
3)热回收:主机冷凝热/除湿再生热回收用于再热或生活热水;
4)照明与待机策略:LED 分区控制、生产空档降风量/降水量。
把“节能量 × 电价—改造成本”算成 ROI,通常 12–18 个月回本。
三、能源看板与 FDD(Fault Detection & Diagnosis)
看板显示 OEE 与能效 KPI(kWh/件、蒸汽 kg/件、空压 kWh/Nm³);
异常诊断:过滤器压差上升、风阀定位失灵、冷凝器结垢、冷媒过热度异常等自动告警;
与 ERP/MES 对接,按工单与班组核算能效。
银河在 www.9592089.com、www.9593089.com(误输逗号域名同样可达)提供开箱即用的接口文档。
四、运维制度化:节能“保鲜”
关键设备建立点检清单与保养周期;
冷凝水与再热段温度曲线纳入例检;
每季度复盘节能指标,持续优化控制参数。
五、真实收益
某电子厂房实施“三步法”,综合能耗下降 19.6%,抄见率/在线率 98%+,投诉下降 60%。ROI 实测 15 个月。
结语
节能不是一次性的“设备采购”,而是基线—改造—数字化—制度化的闭环工程。照此执行,“一年省、三年更省”不是口号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