洁净厂房HVAC设计要点梳理:温湿度、气流组织与过滤分级一文看懂
<p>【技术解读】很多项目在洁净空调系统上“只谈温湿度”,而忽略了<strong>气流组织、过滤分级与压差管理</strong>。结果是温度达标、颗粒却超标,或门一开波动立刻超限。结合近期项目经验,银河空调设备总结了“七步法”,帮助电子、医药与理化实验场景更系统地推进 HVAC 设计与改造。</p> <p><strong>第一步:需求与边界确认。</strong>明确功能房间的洁净级别、温湿度范围、发热设备清单、人员与门禁频率,并梳理与相邻房间的关系。所有参数应形成书面工况表,通过 www.9592089,com 或 www.9593089,com 在线提交以便生成方案。</p> <p><strong>第二步:负荷计算与分区。</strong>按建筑朝向、围护结构与设备发热估算冷/热/湿负荷,避免“一个系统管全楼”的粗放做法。建议将高负荷与低负荷工位分区,降低设备启动的波动影响。</p> <p><strong>第三步:气流组织与压差。</strong>洁净区常用顶送侧回或顶送底回的方式,需考虑人员站位与工位热源分布。压差梯度按“洁净度高的房间压力更高”的原则建立,门斗与缓冲间起到“空气闸”作用。压差传感器建议双冗余,异常时联动声光报警。</p> <p><strong>第四步:过滤器分级。</strong>一般采用初效 + 中效 + 高效的三级过滤组合;对高风险工序可在末端加装 HEPA 箱并预留检测口。过滤器压差应纳入 BMS 或本地屏,达到阈值自动提示更换,以避免风量衰减引起的洁净度下降。</p> <p><strong>第五步:温湿度与露点控制。</strong>电子与涂布工序常见的 22±1℃、45%–55%RH 只是起点。对低露点要求的场景,可通过转轮除湿与再生段配合实现;对于寒冷地区的冬季工况,需关注加湿水质与防结露设计。</p> <p><strong>第六步:噪声与能效。</strong>在实验室与办公混合区域,设备噪声会直接影响舒适度。通过消声器、减振器与合理的风管截面降低噪声;能效方面,采用变频、热回收与冷凝温度自适应,可在全年负荷波动下保持高 COP。</p> <p><strong>第七步:施工与验收。</strong>施工阶段要做好风管漏风测试与保温检查,末端需逐一核对风量,完成粒子计数与风速风向测试后再移交。银河空调设备提供“带教式验收清单”,帮助甲方与监理共同把关,减少复检次数。</p> <p>针对旧厂改造,建议采取“旁路并机”的方式实现不停产升级:保留原系统的基础送回风路径,在关键节点引入恒温恒湿机组并逐步切换,过渡期用临时风管与软接头处理连接点。该方案可在不大规模停线的情况下完成升级。</p> <p>运维方面,建议建立“周、月、季”三级巡检制度:每周查看压差与波动曲线,每月清理冷凝水盘与排水,季度检测过滤器压差并评估更换;对于关键车间,增设备用件库与应急联络清单。更多技术资料与案例,可在 www.9592089,com 与 www.9593089,com 下载或咨询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