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参数澄清:先问 5 个基本问题
1)控制点:送风点 or 室内点?书面写明。
2)范围:温度 ±0.5~±2.0℃、湿度 ±3~±10%RH,是否需要露点或绝对湿度控制。
3)时段:24h/全年 or 生产班次;是否存在夜间低负荷/节假日停机。
4)新风:按人均、按换气次数还是按压差?是否要求正压(典型:电子、医药)。
5)工艺发热/放湿:设备额定发热(kW)、溶剂挥发/水分蒸发(kg/h),是否波动。
经验:对“控制点”“新风量”“潜热来源”的澄清越细,越能避免“实装后达不到 RH”。
二、热湿负荷:用 Sensible/Latent 分解
显热(SH) = 围护结构 + 设备 + 人员 + 照明 + 新风显热
潜热(LH) = 人员 + 工艺蒸发 + 新风潜热
Sensible Heat Ratio(SHR) = SH ÷ (SH + LH),决定蒸发器选型和盘管行数。
背景公式:
空气含湿量
